回头看看,也是精彩的一年呢!
坚持
一年前的今天,我搭建了自己的博客,上传了第一篇文章。
无意当中了解到Hexo,才发现原来博客不仅仅是如CSDN那般“枯燥乏味”还乱弹广告的模样,也可以是任由自己肆意涂抹色彩的画作。看到的一瞬间我就决定,我也要建立自己的博客。于是便没日没夜的学习如何建站和一些前端的知识,当时就是一个小白,稀里糊涂地瞎摸索,经常一干就到深夜三、四点,也不觉得累。我的2021就在一个个忙碌的夜晚中开始了。
最初建站的时候真的是很兴奋,经常是手一搭到键盘上就忘记了时间。我觉得当时的状态算得上是痴迷了,如此喜爱的原因就是单纯觉得形式好看,至于具体的文章内容,倒是不太注意。我从小我就非常喜欢绘画,只一盒水彩笔、几张纸,我就可以玩一天。再大一点的时候就开始系统地学习美术,坚持了好多年,再后来因为去外地上学就放到一边了。我更愿意把写前端的过程看做“绘画”,都属于“艺术”创作,不过一个是拿着笔在纸上画,一个是敲键盘对着网页“画”。仅几行代码就可以创造出一个个华丽的样式,相比于传统画作甚至还可以动起来。这种短时且强烈的反馈是我建站的最大动力。
华丽的外表有了,但是没有内容。这就我接下来要做的事,写文章充实我的博客(属于是主次颠倒了哈哈哈哈),我也没想到可以一直坚持下来。最初也不会写呀,博客究竟写什么,我也一脸懵。于是就开始大量的看别人的博文,仿照着写了那么一两篇。再慢慢地就开始有了一种意识——在学习了什么新的东西,解决了哪些bug之后,总要记录下来。一开始写的很慢,经常是写文章的时间能够达到学习该文章内容时长的好几倍。本身刚完成某些东西比较累,就又开始投身于记录工作,搞得很疲惫。有时候就会想:我浪费这么多时间只为去记录一些小东西到底值不值得?现在看来是有巨大意义的,起码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。
印象最深的是上半年的操作系统课程,第一节课老师的要求是做好笔记,以思维导图的形式。我没有照做,而是选择了写博客,第一篇给老师看过后得到了积极反馈,在那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才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内容产出。之后的那个学期里课余时间基本就是在教室一遍遍地看笔记,看书,理解之后开始写博客。(操作系统大概是我本科上的最认真的一门必修课了)很累,但也很充实。
有时候真不得不承认“懒惰是第一生产力”。为了更快、更便捷的产出内容,从原本的gitee部署到上线服务器,期间也接触到了各种工具。有时会被一些同学问道电脑里哪来的这么多奇奇怪怪的软件,那真的是怎么便捷怎么来。
就这么慢慢坚持下来,收获的不仅仅是站内文章记录的内容。更多还有一些学习的习惯、经验,那是真正融在自己骨子里的东西。能做到今天,真的很快乐,也希望未来能一直坚持下去。
人
自己一个人的时候,可以快乐,也同样可以难过。有了他人的参与,会将快乐或难过的感觉放大好多倍。这是上下半年来生活的最大感受。
上半年基本都是一个人埋着头做事,感觉也平平,没什么好讲的。(主要也是课业繁重,没啥时间去搞其他的丰富多彩)后半学期的压力相对就小很多,也有机会碰到了许多有趣的人,生活曲调也开始有了较大的起伏。
印象最深的全国数学建模大赛。那是我从小到大熬过最晚的夜,三天两晚,只睡了几个小时。很累,往往这种仅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负面感受之后都会紧跟一个“但是”——也很快乐。这种快乐在我之前的生活中很少有过,是有他人参与的“团队之乐”。尽管一刻不停地在忙碌,但是整个团队都在向着一个方向发力,很明显能刺激到我神经的同样也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简单表述:“我来。”在耳中听到“凭什么是我”听到麻木之后,一句句的“我来”简直是这世上最美妙的音符,给人以动力,给人以激情。我当真觉得一个时代能够把“有团队精神”作为评价一个人优秀的指标,是很可悲的。但我本人却也在如此践行,一个挺讽刺的矛盾。
后半年我去到了成都好多的地方,吃到了好多美食,体会到了好多新奇有趣的东西,这些都离不开人;有时候想找人吐露心声,或是想听别人的内心世界,也离不开人。
只能说,遇见你们真好。
镜子
也是暑假一次偶然的机会,做起了“班导员”。也是一段很有意思的经历,这回遇见了更多的人。空闲时间和老师以及同学们有过很多交流。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他们很幸运,同学们有非常关爱他们的老师,老师们也有着非常优秀的学生。我越来越觉得教育从业者的魅力之大和教育参与者的幸福。面对一群学生,我好像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,面对几位老师,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一些方向。我们都是彼此的镜子,在相互的映射中看到了更好的自己。
感受
二〇二一——我极度难受过,也极度快乐过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