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我叫XXX

随笔

话一出口,世界观就输出了


名字的解读

在中国人的口头自我介绍中,最初涉及到名字的部分,多数情况下会对其解读一两句,以便让对方知晓万千汉字中到底哪个字才是名字所涉及到的。

我搜到了一篇名为《中国大学生自我介绍之问卷调查分析》的研究报告。报告指出:中国人的姓名因汉字的独特性而有各种不同的口笔头自我介绍方式。在对广东省就读的27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,中国大学生自我介绍的主要方式是借词法 (56.4%)借名法 (20.6%)笔画偏旁拆解法 (19.7%)

三种方式不难理解,简单举个例子:

  • 借词法:我叫“胡新”,“新年”的“新”。
  • 借名法:我叫“李明”,“姚明”的“明”。
  • 笔画偏旁拆解法:我姓“张”,“弓长张”。

事实如此,通常情况下对与名字的解读也逃不出这三类形式。

在最初的自我介绍中给他人留下怎样的印象,我觉得关键在“”。

如何借?借什么?本篇暂且不讨论,只给出一些案例:

  • 苏若甫——“您好,我叫苏若甫。苏轼的苏,郭沫若的若,杜甫的甫。”
  • 李美发——“您好,我叫李美发。李嘉诚的李,美女的美,发财的发。”
  • 马再新——“您好,我叫马再新。下马的马,再就业的再,新生的新。”
  • 黄玉芹——“您好,我叫黄玉芹。黄瓜的黄,玉米的玉,芹菜的芹。”

我在课堂上第一眼看到这些案例名字觉得很普通,都是我瞟一眼窗外美景后转头就会忘记的。但是加上对名字的不同解读后,会让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。且不说解读的好与坏(这个分不同对象,不同场景,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),最起码给我留下了印象。

关键就在这个印象,仅凭一句名字的解读,我的内心就不经意间给对方贴上了标签:

  • 苏若甫可能是一个文艺青年
  • 李美发可能比较追逐名利
  • 马再新可能经历过什么人生低谷
  • 黄玉芹可能比较喜欢美食

第一印象就这么产生了。

只见面的第一句话,世界观可能也随之展现。(很可能这不是真实的世界观,但是架不住对方仅凭一句话默默为其贴上标签)

后记

老师在多节课上一直强调,用正面词汇去解读自己的名字。

评论